現在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子設備了。一般都市白領的生活是上班工作看電腦,下班休閑看手機。一天有8到10個小時在看屏幕的情況是很正常的事情。那么每天都在用手機,LCD和OLED屏幕哪個更傷眼嗎?
我們就可以說下這兩種屏幕對眼睛的傷害了。
LCD屏幕——短波藍光傷害
現在的LCD屏幕都是用的LED背光照射顯示。由于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,而業界通常是使用藍色LED混合黃色熒光粉來形成白光。因此這種屏幕發光的本身是很難避免發出“短波藍光”的。而這種藍光波長較短(波長通常在450nm以下),能量相對較高,穿透力強。
這樣的藍光通過我們的眼睛時,眼睛中的晶狀體會吸引掉部分藍光(同時晶狀體也會漸漸渾濁形成白內障)。但大部分的藍光還是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上的黃斑區,讓黃斑區病變的視覺細胞受損。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,所以網絡上才流傳有“藍光傷眼”的說法。
而且這種損傷對兒童的傷害是最大的,兒童晶狀體較清澈,藍光更容易穿透。所以家長要注意小孩用電子設備的時間,盡量避免長時間看手機和平板電腦(幾乎所有的平板電腦包括ipad都是LCD屏幕)
關于LCD屏幕的護眼模式
護眼模式的作用就是通過減弱或者過濾掉這部分波段的藍光,從而達到了護眼的目的。開啟了護眼模式后屏幕一下子會變黃,這是因為少了藍光以后,紅+綠=黃,所以屏幕就顯得黃了。
開啟護眼模式對過濾藍光的確是有幫助的。但資料證明,不同品牌的手機的護眼模式對于藍光的過濾率并不一致。部分品牌手機護眼模式下的藍光過濾率其實并不理想。
且護眼模式屏幕的偏黃程度也不一致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樣偏黃的屏幕。所以筆者認為,少玩一會兒手機對眼睛的保護效果比護眼模式要更好
藍光危害不僅存在于手機屏幕中:
事實上只要是使用藍色LED混合黃色熒光粉來形成白光都具有藍光危害,電腦顯示器、熒光燈、手機、數碼產品、顯示屏、LED等光線中都具有短波藍光。但我們平時用眼睛盯著最多的是電腦顯示屏和手機屏幕,時間長距離近。所以此類設備對我們眼睛的損失是最大的。
短波藍光不僅會危害我們的眼睛
所有短波藍光也會影響睡眠。人體在藍光的照射下會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,而褪黑色素是影響睡眠的一種重要激素,目前已知的作用是促進睡眠、調節時差。當然這是題外話了。
OLED屏幕——頻閃傷害
相對于LCD屏幕,OLED顯示屏采用了獨立像素點自發光的設計,不需要背光源。所以藍光的量要少很多。且OLED顯示屏產生的藍色光波段主要集中在460nm處,能量相對較小,對人眼的損傷就少了很多。至少在目前的資料看,OLED 屏幕的藍光對人眼的還不構成危害。
但這不代表你買一個OLED屏幕手機就可以萬事無憂了,事實上OLED屏幕也有它的致命缺陷——頻閃問題。
由于屏幕是需要控制亮度的。對于LCD,我們直接通過調整背光層的電壓就能控制亮度,而OLED在低電壓下會出現不均勻的色差(果凍效應),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早期的OLED 屏幕。但后來OLED廠商用低頻閃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。這個技術的原理就是通過降低OLED 屏幕光源的開關頻率來達到降低亮度的目的。
下一篇: OLED的制備工藝是怎樣?